当前位置: 首页» 业界动态 »业界新闻»

曾庆伟:“以乐侑食”,源远韵长

发表日期:2023-2-14 13:27:12   来源:湖北调味品协会   访问:263次

手拿碟儿敲起来,小曲好唱口难开


声声唱不尽人间的苦,先生老总听开怀


月儿弯弯照高楼,高楼本是穷人修


寒冬腊月北风起,富人欢笑穷人愁

这是1961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、武汉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经典歌剧艺术片《洪湖赤卫队》中,剧中人物小红所唱二十纪世二三十代流行于江汉平原湖乡的小调。①电影故事桥段是,1930年夏天,国民党保安团乘红军主力部队离开洪湖开辟新区之际,纠集当地的地主武装卷土重来,实施“勘乱剿匪”。某日,国民党保安团在当地土豪劣绅彭霸天的庭院里大摆酒宴,召小红父亲在席间操琴奏乐,小红敲碟唱曲,为国民党保安团官兵喝酒助兴。

电影中小红父亲操琴、小红敲碟唱曲为酒宴助兴佐食的场景,在民国时的江汉平原较为常见,以音乐、戏曲、说唱等曲艺形式为饮宴活动助兴的习俗,在江汉平原流传的历史非常久远,其源头可远溯至先秦时期楚国流行的“以乐侑食”的食俗传统。或者说,电影中小红父亲操琴、小红敲碟唱曲为酒宴助兴佐食的场景,是先秦时期楚地流行的“以乐侑食”传统习俗在民国时期江汉平原传续的生动呈现。

何谓以乐侑食?

据《现代汉语词典》解释,侑,指劝人(吃、喝)。《集韵》云:“侑,劝食。”在古代文献中,侑也写作姷、酭。姷和酭是侑的异体字,《段注》:“姷或从人。今通用此体。”

侑食,早期的意思多指劝食。后来,这个词更多地用于祭祀——给神祖供食。侑食或在较早时已是一种祭仪。

从字面上理解,以乐侑食的意思是演奏乐曲为饮宴进食助兴。古代文献记载,以乐侑食是君王进餐时的一种仪礼。《周礼·天宫·膳夫》云:

以乐侑食,膳夫受祭,品尝食,王乃食。卒食,以乐彻于造。①

由此可见,周天子在进餐时,要奏乐助兴。餐毕,还要在音乐声中将未吃完的食物收进厨房。这恐怕是以乐侑食最早的文字记录了。

以乐侑食的仪礼在后世有所变化,并在我国不同朝代和不同规格的宴席中,有着不同的内容。孟元老在《东京梦华录·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》中记载,宋朝皇帝举行盛大寿宴,当皇亲国戚、文武百官及大辽、高丽、夏国的大使(副使)等进宫祝寿时,教坊司百鸟齐鸣,然后开始入席。入席后,行酒、上菜之间,教坊乐部要反复奏乐。第一、二次行酒,均奏乐唱歌;第三次行酒,演京师百戏;第四次行酒,演杂剧;第五次行酒,琵琶独奏;第六次行酒,蹴球表演;第七次行酒,四百童女跳采莲舞等。北宋宫廷中“以乐侑食”的盛景十分可观。②

随着数千年的历史发展,以乐侑食不仅是各个朝代社会上层正式宴会时的仪礼,且由官而民,其为百姓仿而效之,因而各地民间的不同饮宴中往往也有丝弦歌舞助兴,只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乐章和用不同的演奏方式演奏罢了。在现代民间,以乐侑食的“乐”,较古代狭窄的内涵有了很大的外延扩展。尤值一提的是,以乐侑食还是一种全世界共同的饮食仪礼,今天世界各国举行盛大的宴会时,往往都要奏乐助兴。

有实验证明,人们在进食时,适当进行一些文化娱乐活动,如听音乐、行酒令、观看歌舞表演等,能使进餐者精神振奋、心情愉悦,进而增加食欲,促进唾液、胃液的分泌,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,于身心大有裨益。大概我们古代先民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,所以早在周代,王室中便有“以乐侑食”的仪礼规章。

以乐侑食是音乐、舞蹈表演等娱乐方式与餐饮进食的有机结合。从文献记载上看,中国人在饮食生活中以乐侑食、乐舞助兴的历史相当久远。但是它的源头,或因年代太久,文字资料和考古成果相对匮乏,我们很难勾勒出其最初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。

有学者推测,大约在农业文明肇始的新石器晚期,先民们在秋天获得谷物收成后杀猪宰羊,燃起篝火,然后围篝火而坐,喝酒吃肉,藉以表达庆贺丰收的喜悦之情,同时又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、六畜兴旺之意,参与者热情奔放,场景气氛火热灸人。酒喝到尽兴处,先民情不自禁地手舞之,足蹈之;有人或敲击某一块石头,或击打某一根棍棒,或吹响某一片树叶而发出美妙(或未见得美妙)的有节拍的声音——这大概就是远古先民创造的音乐了。此时先民随着音乐节拍而四肢有节奏地律动,大概就是远古先民创造的舞蹈了。欢快的音乐节拍和舒展身姿的舞蹈,激起人们更加亢奋欢快的情绪,原始粗朴的歌舞音乐将先民喝酒吃肉的气氛推向高潮。大概这是先民以乐侑食的最初样貌了。

到了先秦时期,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较大发展,农业收获远比史前时代丰富,生产关系亦随之有了改善。在烹饪技艺方面,随着各种陶制、青铜烹饪器具的发明、使用和食材的愈加丰富,先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提高。在舞蹈方面,出现了《桑林舞》《大武》《夏龠》等有较高水准的乐舞。在音乐方面,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五音被发现并应用于政治、宗教、音乐、医疗等各方面。古人发现,五音组合的音乐不仅悦耳,而且这五个乐音可以使人的脏腑发生震动,《史记·乐书》云:“故音乐者,所以动荡血脉,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。故宫动脾而和正圣,商动肺而和正义,角动肝而和正仁,徵动心而和正礼,羽动肾而和正智。……琴长八尺一寸,正度也。弦大者为宫,而居中央,君也。商张右傍,其馀大小相次,不失其次序,则君臣之位正矣。故闻宫音,使人温舒而广大;闻商音,使人方正而好义;闻角音,使人恻隐而爱人;闻徵音,使人乐善而好施;闻羽音,使人整齐而好礼。”③


古人认为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五音与人的“脾、肺、肝、心、肾”五脏有对应关系,因而传统中医将音乐作为治疗手段,用于治病疗疾,就顺理成章,也为以乐侑食习俗数千年的流传奠定了基础。


有学者统计,先秦音乐先后产生《鹿鸣》《四牡》《皇皇者华》《南陔》《白华》《南有嘉鱼》《崇丘》《南山有台》等著名曲目,其中许多曲目在漫长岁月中逐渐固定,并被规定成为礼乐,有些还成了中原王室或诸侯饮宴演奏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经典曲目。


先秦时期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富裕和乐舞精神产品的逐渐丰富,为当时社会上层饮宴生活中以乐侑食习俗的流行奠定了基础。古代史籍中对黄河流域中原王朝的王侯们“以乐侑食”的记载较多,如《礼记·王制》载,“以三十年之通,虽有凶旱水溢,民无菜色,然后天子食,日举以乐。”④也就是说,周天子在正常情况下的正餐进食,是要奏乐的。当然,也有天子进食不奏乐的情况,《礼记·王制》云:


王命三公、九卿、大夫、元士皆入学;不变,王亲视学;不变,王三日不举,屏之远方。⑤


意思是天子选择吉日,下令三公、九卿、大夫、元士齐聚大学,演示礼仪以感化不听教诲者。这样做了还不改,天子就亲自到校巡察;这样做了还不改,天子首先自责,三天进餐无肉,吃饭时也不奏乐。


周朝正式的宴会,是要奏乐的,大典、大宴,用大雅乐;一般的宴会,用小雅乐。小雅之乐不仅用于宫廷,而且也用于一般的贵族和财主大户,这种情形在文献有所记载,如《诗经·小雅·鹿鸣》云:


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吹笙鼓簧,承筐是将。人之好我,示我周行。⑥


《鹿鸣》是周王宴会群臣和宾客的一支乐歌。后来,《鹿鸣》也成为贵族宴会或举行乡饮酒礼、燕礼等宴会的乐歌。


《诗经·唐风·山有枢》云:


山有漆,隰有栗。子有酒食,何不日鼓瑟? 且以喜乐,且以永日。宛其死矣,他人入室。⑦


现在一般认为《山有枢》是嘲讽当时那些守财奴的,也能说明西周时期不仅权贵们以乐侑食,有钱的财主大户也是以乐侑食的。可见,以乐侑食的仪礼在当时的社会上层中还是比较盛行的。


与黄河流域中原诸侯们以乐侑食的场景一样,楚国王室酒食宴会中有乐舞相伴也是常态。1978年在湖北随县(今随州)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乐器有编钟、编磬、鼓、琴、瑟、均钟(律准)、笙、排箫、篪等共计125件。古人讲究视死如视生,据考古专家推断,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可足够组成一个大规模的地下乐队,这个地下乐队可视为墓主人生前音乐活动的反映,毋庸置疑,这些乐器主要用于朝廷的重大宴饮事项,但用于主人生前的宴饮娱乐恐怕也是恒态。


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、编磬、鼓、琴、瑟、均钟、笙、排箫、篪等乐器,为先秦楚国王室以乐侑食习俗的盛行提供了实物证据。


先秦典籍中对楚国饮宴有乐舞相伴的场面有生动记载,屈原在《楚辞·大招》记载详细,现节录如下:


原文               译文

代秦郑卫,    代秦郑卫四国的乐章,


鸣竽张只。    竽管齐鸣吹奏响亮。


伏戏《驾辩》,伏羲氏的乐曲《驾辩》,


楚《劳商》只。还有楚地的乐曲《劳商》。


讴和《扬阿》,合唱《扬阿》这支歌,


赵萧倡只。    赵国洞箫先吹响。


魂乎归来!    魂魄归来吧!


定空桑只。    请你调理好宝瑟空桑。


二八接舞,    两列美女轮流起舞,


投诗赋只。    舞步与歌辞的节奏相当。


叩钟调磬,    敲起钟调节磬声高低,


娱人乱只。    欢乐的人们好像发狂。


四上竞气,    各国的音乐互相比美,


极声变只。    乐曲变化多端尽周详。


魂乎归来!    魂魄归来吧!


听歌譔只。    来欣赏各种舞乐歌唱。


朱唇皓齿,    美人们唇红齿白,


嫭以姱只。    容貌倩丽实在漂亮。


比德好闲,    品德相同性情娴静,


习以都只。    雍容高雅熟悉礼仪典章。


丰肉微骨,    肌肉丰满骨骼纤细,


调以娱只。    舞姿和谐令人神怡心旷。


魂乎归来!    魂魄归来吧!


安以舒只。    你会感到安乐舒畅。


嫮目宜笑,    美目秋波转巧笑最动人,


娥眉曼只。    娥眉娟秀又细又长。


容则秀雅,    容貌模样俊美娴雅,


稚朱颜只。    看她细嫩的红润面庞。


魂乎归来!    魂魄归来吧!


静以安只。    你会感到宁静安详。


姱修滂浩,    美艳的姑娘健壮修长,


丽以佳只。    秀丽佳妙仪态万方。


曾颊倚耳,    面额饱满耳朵匀称,


曲眉规只。  弯弯的眉毛似用圆规描样。


滂心绰态,    心意宽广体态绰约,


姣丽施只。    姣好艳丽打扮在行。


小腰秀颈      腰肢细小脖颈纤秀,


若鲜卑只。   就像用鲜卑带约束一样。


魂乎归来!    魂魄归来吧!⑧

在楚王室举办的饮宴活动中,乐工吹奏代、秦、郑、卫四国的乐章,竽管齐鸣,吹着赵国的洞萧,唱着伏羲氏的乐曲《驾辩》和楚地的乐曲《劳商》,合唱着《扬阿》,歌声悠扬……十六个舞女轮流起舞,舞步与歌辞节奏合拍,敲起钟调节磬声高低,欢乐的人们好像发狂……足以见得,以乐舞相伴的楚国王室宴会场面何等宏大,气氛何等隆重热烈。


楚王室饮宴活动中所用音乐曲目,不仅有代、秦、郑、卫等其他国家的曲目,还用了楚国当地的地方民乐和俗乐。《楚辞·招魂》载:


肴羞未通,女乐罗些。陈钟按鼓,造新歌些。《涉江》、《采菱》,发《扬荷》些。美人既醉,朱颜酡些。娭光眇视,目曾波些。被文服纤,丽而不奇些。长发曼鬋,艳陆离些。二八齐容,起郑舞些。衽若交竿,抚案下些。竽瑟狂会,搷鸣鼓些。宫庭震惊,发《激楚》些。吴歈蔡讴,奏大吕些。士女杂坐,乱而不分些,放陈组缨,班其相纷些。郑卫妖玩,来杂陈些,《激楚》之结,独秀先些。⑨


有学者指出,《楚辞》中所记的如《涉江》《采菱》《扬荷》《激楚》等,都是楚地的地方性音乐。从屈原在《楚辞·大招》和《楚辞·招魂》的记载来看,先秦楚人的以乐侑食与中原王朝的以乐侑食有明显的不同风格:中原王朝以乐侑食演奏的乐曲庄重典雅,楚国王室以乐侑食演奏的乐曲,不仅有黄钟大吕的典雅曲调,也有荆风楚韵的民间小曲,其具有了更多的地方性色彩。


自先秦以来,楚地从社会上层至普通庶民阶层,在饮宴活动中常常演奏地方性音乐,且不乏俗乐和创造的“新歌”以为侑食。似乎曲目亦不固定,表现形式也非常灵活,此种情形,宋玉在《对楚王问》中有载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于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”可见,先秦时的楚人就比较喜好“下里巴人”的俗乐。两千多年来,以具有极强地域色彩,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舞乐、曲艺等艺术形式为各种民间饮宴活动侑食,是楚地民俗中一种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。


清中晚期以来,在湖北省荆州、仙桃、天门、潜江、洪湖、汉川、蔡甸等古代的云梦大泽地区,过年过节或有结婚娶妻等重要饮宴活动,往往会请唱“沔阳(仙桃)花鼓戏”的戏斑子,搭台唱沔阳(仙桃)花鼓戏(湖北三大地方剧种之一),台上唱戏,台下一溜摆满酒桌,食客喝酒看戏,乐不可支,酒宴气氛热烈至极。


又如天门地区民间过年或有结婚娶妻等重要饮宴活动,就请“赶酒艺人”到场唱天门渔鼓。天门渔鼓是流行于天门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,其主要演唱形式有单口唱和二人对唱两种,演唱的道具有渔鼓筒、简板(云阳板)两件。演出时,艺人怀抱渔鼓,手执云阳板击奏演唱。“赶酒艺人”以唱渔鼓谋生,长年游走于江湖,辗转十里八乡的村庄演出。天门渔鼓的演唱、道白


多用天门地方方言、俗语、歇后语等表达,通俗易懂,其唱词、道白内容全依东家办席的主题而定,红白喜事,婚庆志喜、白喜丧事、婴儿满月、儿童周岁、老人寿宴以及升学宴等,艺人根据不同的宴席主题,运用不同的渔鼓唱腔演唱,一般没有固定的版本,多为艺人临场发挥,自编自演。


上世纪二、三十年代,湖北洪湖、松枝、监利等水网发达的湖区,过年过节或有结婚娶妻的重要饮宴活动,常请民间艺人在席间拉二胡伴奏,由女子以筷敲碟,唱渔歌小曲,为酒宴助兴。本文开头所述《洪湖赤卫队》电影中小红所唱《手拿碟儿敲起来》的渔歌小曲,即是在洪湖周边地区较为流行的湖乡小调。


从清初始至今,楚地的各个社会各种阶层,常以表现普通民众生活状态、普通人情感生活的俗乐、曲艺、舞蹈为各种饮宴活动侑食,而且这些“下里巴人”的俗乐、曲艺、歌舞,都具有辨识度极高的地域色彩。在湖北黄陂、孝感、麻城、新州、黄冈等地民间的红喜事饮宴活动中,常请说唱“湖北大鼓”(也称“黄陂鼓书”、“黄陂磊鼓”、“南路子鼓书”)的民间艺人在席间打鼓说书,为饮宴助兴。


这种以俗乐、曲艺、舞蹈为各种饮宴活动侑食的习俗在武汉城里也很盛行。如过去三十多年,在汉口吉庆街大排档夜市上,由餐饮棑档经营者和吹拉弹唱的江湖艺人、食客共同创造的吉庆街宵夜民俗风情景观,集当代湖北民间以乐侑食情状之大成,成为一张武汉地区不可多得的饮食文化名片。


汉口吉庆街东起大智路,西至江汉路,约有一平方公里范围,经过30余年的发展,现已成为名播海外的武汉特色宵夜去处。


吉庆街夜市大排档上有接地气的小桃园鸡汤、四季美汤包、蔡林记热干面、老通城豆皮、面窝、精武路鸭脖子、虾球、毛豆、武昌鱼、臭鳜鱼等菜式和小食,这些食品与本地的餐馆、小食店提供的食品没有差别,关键是这里有卖唱的、拉琴的、说唱湖北大鼓的民间艺人参与了大排档上的饮宴活动,这种平民化的以乐侑食的饮食方式,吸引着武汉三镇的市民及外地游客纷至沓来。


作家池莉在小说《生活秀》中说:“吉庆街白天不做生意,就跟死的一样。”这话不假。吉庆街在白天就是汉口一条普通的街道,既不显山,也不露水。它的魅力绽放于太阳下山、华灯初上之后。随着时间向夜的深处滑行,吉庆街渐渐鲜活喧嚣起来。几百个进食台位把吉庆街挤得满满的,食客从东西南北不同路口向大排档靠近,待食客落位坐定,等待上菜之时,弹吉它的、拉二胡的、说唱湖北大鼓的、唱黄梅戏的、拉手风琴的、唱流行歌的……打扮得夸张异样的街头艺人,举着纸牌牌在席间穿梭揽客。表演者与食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,吉庆街头歌声四起,琴声飘扬,霓虹闪烁、人声鼎沸,有些食客通宵达旦小酌慢饮,竟不知东方之既白。

吉庆街夜市大排档将饮食与楚地百姓喜闻乐见的音乐、歌曲、地方戏曲表演等融为一体,把湖北的民间食俗演绎得活色生香,也是对楚地自先秦以来以俗乐、曲艺、歌舞等“下里巴人”艺术形式为酒宴侑食传统的鲜活传承。


[注释]

①北京电影制片厂、武汉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:歌剧《洪湖赤卫队》,编剧:梅少山、张敬安;导演:谢添、陈方千、徐枫;主演:王玉珍。

②王莹译注:《东京梦华录译注》,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8月出版,第241—246页。

③〔西汉〕司马迁著,张大可注释:《史记全本新注》,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,第719页。

④〔汉〕戴圣辑:《礼记》,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,第81页。

⑤〔汉〕戴圣辑:《礼记》,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,第85页。

⑥王秀梅译注:《诗经》,中华书局2019年2月出版,第211页。

⑦王秀梅译注:《诗经》,中华书局2019年2月出版,第211页。

⑧林家骊译注:《楚辞》,中华书局2020年11月出版,第249、250页。

⑨林家骊译注:《楚辞》,中华书局2020年11月出版,第234、230页。

【作者简介】


曾庆伟:作家、美食评论家,武汉炎黄文化研究会美食文化委员会主任、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特聘教授、湖北楚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专家、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专家。已出版《荆楚味道》《味蕾上的乡情》《楚天谈吃》《武汉味道》《武昌老味道》等书籍多部。




协会官方微信二维码

协会官方微博二维码